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和氣候的變化,以及隨之而來的越來越多的自然災害,清潔的水正成為一種越來越珍貴的資源。根據聯合國報告,將近一半的世界人口(約36億)每年至少有一個月生活在潛在缺水的地區。如果不采取適當的手段,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會增長到48~57億,要解決水資源匱乏問題,海水淡化成為首善之選。
向海“要”水成為必然——海水淡化
隨著淡水資源的日益緊張,人類把目光轉向了海洋,海水淡化技術也得到了各國的重視,但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分,不能直接飲用,如何把海水淡化成飲用水是當下人們非常關注的話題。
海水淡化技術,即利用海水淡化生產淡水,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。據自然資源部統計,截至2019年底,全國共有海水淡化項目115個,規模為1573760噸/天。其中,萬噸及以上海水淡化項目37個。主要分布在遼寧、河北、山東、江蘇、浙江等地。
淡化海水的“利器”——反滲透膜
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自上世紀70年代進入海水淡化市場后,發展十分迅速,現在已經占全世界淡化水總產量的44%,世界上將近80%的海水淡化裝置都采用的是反滲透膜技術,可以說,膜法海水淡化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,可以增加淡水總量,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,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。
在全球水資源構成中,海水占全球水資源的97%以上,而淡水只占不到3%,海水淡化設備可以將海水轉化為淡水供人類使用,為全球水危機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潛力的解決方案?
轉載時請注明文章來源“萊特萊德”,否則視為侵權,感謝配合。
編輯:虞美人 技術:木子
咨詢熱線:021-65629999
(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:00-18:00)咨詢熱線:021-59145678
(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:00-18:00)版權所有:萊特萊德·環境 備案號:遼ICP備12004418號-71